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家里能烧的都烧了,能吃的都吃了,但还是冷,还是饿,总不能活活被冻死,只得出门找条活路。

赵楠下马,劝百姓们跟他回开封县,回去了就会有饭吃,有衣穿。

难民见赵楠粗布衣服,比他们也不强多少,死活不相信他的话,只是拖儿带女,一个劲的向前走。

被人藐视的赵楠感叹,人靠衣服马靠鞍,以后不穿锦衣绣服还真不成!

直到赵楠身后陆陆续续的钱粮马车到来,人们才愿意相信赵楠没有骗他们,返回开封县。

这让赵楠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

人们并不总是遥望远方的天空,而是深情的盯着脚下这片土地。

老百姓往往只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有饭吃有衣穿。可这最简单的诉求,官府都不给,这就是官逼民反啊!

开封县衙。

六神无主的寇准正急的团团转,见恩师这么快就赶到了县衙,急忙率人迎接。

赵楠带来了第一批钱粮,后续的也正在转运途中。

寇准第一时间就安排人在开封县城各个方位加设粥棚,派人购买御寒的物资。

吩咐完毕,寇准请赵楠展昭等人一同到后衙歇息,赵楠执意不肯,道:“平仲,目前灾情严重,还是到民居现场去看一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才是。”

寇准心下不忍,知道恩师一行一路奔波,茶水未进,劝说难民返乡,更是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赵楠见寇准面露难色,便道:“如今,最紧迫的事,就是现场了解真实情况,而后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灾措施。”

寇准知道恩师心系百姓,一咬牙就带着众人来到了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北。

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悲壮苍凉,只剩风雪呼啸。

居民区里,十室九空,大部分人家徒四壁,桌椅板凳,甚至把门扇都拆了烧了,能烧的都烧了,人们在风雪里挣扎、哀嚎。

饥寒交迫,大部分老人已经奄奄一息,赵楠速命人拿来高粱酒,让老人喝几口,用高度酒精抵御严寒,暂渡难关。

有少数人家人口多,劳力壮,就轮流不停得在扒拉草房屋顶上的积雪,房子尚且完好,只是下的太大了,稍微停顿,马上就会铺满薄薄的一层。

如此扒拉大雪,只是扬汤止沸,解决办法只有釜底抽薪。

赵楠和寇准派官兵,向房顶完好的人家,挨着分发食盐,洒到屋顶,不一会儿,厚厚的积雪和飘落的雪花就化成了水,汩汩流下。

众人不再怕房子坍塌,紧绷的神经一闲下来就彻底散架了,听说粥棚已经开始熬粥,才使劲最后一丝气力,摇摇晃晃往粥棚而去。

赵楠只是暂时解决了寒冷。

但是半夜三更,温度更低,大部分人都是后半夜不知不觉被冻麻木后才失去生命的。

想到此,赵楠立马和展昭回朱仙镇,让铁牛加派人手,加班加点制作火炉和烟囱。

留给灾民的白酒,可以暂时度过寒夜,只要有酒,就不会冻死人。

一旦火炉造好分发下来,那冬天将会是温暖如春,不再畏惧严寒,可以安然应对雪灾。

赵楠命展昭快马加鞭把火炉和烟囱的图纸也送到了开封县衙,县衙也组织人手昼夜不停的打造炉子。

安排好这一切,赵楠带人雪夜来到开封县衙,调动一切都能调动的官兵和灾民自救。

附近有许多田地里,扒拉开雪地,就有一层褐色的硬块,这就是臭煤。

附近的居民都知道,此物可以烧火,不但臭,而且有毒,一旦烧着,全家人无一能活命。

赵楠调动人就是挖掘这种臭煤。

这招致了灾民的不满和愤怒!

冻死和毒死,都是死,何必兴师动众的去挖臭煤把自己臭死呢?完全没有必要嘛!

寇准竭力解释,说这是大宋第一才子,半夜三更不睡觉,雪夜里和大家一起挖煤,一切都是为了大家。

大宋王朝,最崇尚文人。

听说第一才子都来救自己了,喝了白酒,身子热乎的老人们也是感同身受到赵楠的善意,对他心怀感恩。

一老人咳嗽着,嗓音嘶哑道:“要不是眼前这个年轻人,让我喝了酒暖身,我这把老骨头呀,早就交代了!”又一阵咳嗽过后,“年轻人,我相信你,你是我们老百姓的救星,我家里的儿孙,都跟着你走,听你的差遣!”

有这位老丈率先让家里人跟着赵楠去挖煤,在老人们的支持下,大伙一条心,一股劲,连夜挖煤不止。

第一批火炉到了。

赵楠让人把烟囱支起来,茶壶蹲到炉口,开始烧煤。

灾民们惊呆了,这臭煤不但没有一丝臭味,一壶茶马上也煮开了,有了热水热茶,还怕暴雪吗?

寇准捧着热茶,再看窗外纷飞的雪花,感叹道:“这不是灾,而是诗意!”

烟囱呼呼冒烟,家里有了久违的暖意,也终于有了炊烟升起!

这是雪灾以来,开封县居民的第一缕炊烟。

几日后,朝廷崇政殿。

皇帝主持百官早朝,商讨赈灾方案。

赵匡义外表高大威武,身着龙袍,面色红润,颇有些关公的气势,气度非凡。


页面连接:http://www.vvnwrcr.com/txt_0_s1td9/lvlv4sdv.html

笔趣阁5200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狒狒小说网22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