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法华经》第三品有喻:国有大长者,其家广大,唯有一门,而多诸人众;因堂阁朽故,歘然火起,长者见大火起,知诸子乐着嬉戏,无求出意,因许珍玩之物,诸子闻之,争出火宅。”禅房里,洪钟沉沉,清梵袅袅,帷幕前,大明尼正为诸妇解答。

坐于下首的都讲尼问:“此喻何意?”

“长者喻我佛如来,诸子喻众生,火喻种种诸苦,宅喻三界。此所谓三界轮回如火宅,众生贪欢不知苦也。”大明答毕举尘尾。

问者道:“如何拔苦?”

大明倾尘尾:“如来作如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缘觉、佛乘’,……”

云阿无心细听,四下搜寻,果见姑母一袭素服,时而执纸抄撮,时而顶礼膜拜,其虔诚之态,令云阿不敢造次,遂悄去一旁,以观大明尼。

不可否认,此尼慈眉善目,法相庄严。其吟诵经典,若吐纳宫商,令闻者醍醐灌顶,精神欣悦。等等?为何有股异香!云阿嗅之,悄问旁座:“何来沉香?”

“阿尼师言辞流美,口吐沉香,故为诸妇敬重。”

云阿心道:莫非真神尼耶?

俗讲毕,高氏待人退尽,与大明致谢:“三界轮回如火宅,众生贪欢不知苦——阿尼师此言,令妾豁然开悟。”

“佛法广大,夫人志求三乘,必能圆成佛道,早证菩提。”

高氏双手合十:“我佛慈悲,愿渡妾一切苦厄,消弭业障,得生净土。”

大明含笑:“待得五蕴皆空时,一切苦厄度脱去。愿夫人常诵经咒,明心见性,早见如来。”

“妾明了。”

“小孃。”云阿上前与之招呼,目光转向大明,“阿尼师好在。”

“小娘子好在。”

“阿尼师看我有无佛缘?”

大明见她目光挑衅,笑道:“心中有佛缘自生。”

“原来如此,”云阿颔首,“妾不信佛,想是心中无佛。”

高氏道声罪过,连道:“云娘,佛门圣地,不可胡言。”

大明抬手制止,乃道:“人人有佛性,然未必人人有佛缘。有信佛者,烧香祈愿只为消灾免难,此为己之利也;而心有佛者,因怀悲悯之心,推己及人,从而心存善念。是故奉行众善,莫作诸恶,则佛心中立也。”

云阿语塞,因笑:“恕妾愚钝,不知阿尼师其意。”

大明微笑:“相由心生,小娘子面善,必有佛缘。只待了却尘缘日,便是皈依三宝时。”

云阿暗叹:此尼颇能惑人,难怪小孃服之。

“云娘所为何来?”高氏未免她冒失,开口问道。

云阿道:“姨母设端阳宴,请小孃汤沐,故我来通传。”

高氏辞别大明,乃是摇首:“我不欲往。”

云阿正欲相劝,见无忌入院,高氏询道:“四郎昨往何去?”

无忌先与表妹见礼,乃答:“故友邀我相见,因来书突然,故未相告,恳请阿娘原谅。”

“如今时局动荡,少出门为好。云娘此来,好生陪伴,我先回屋诵经。”自二人长成,双方长辈私下意合,故高氏特意嘱道。

云阿欲劝不及,因望无忌:“四郎为见独孤四娘去也?”

无忌一惊:“汝从何得知?”毕竟接到书信,他匆忙而去,连近侍也不知晓。

“尔闭居多时,能为出门者,唯只独孤四娘耳。”云阿挤兑笑道,见他神色一黯,因问,“独孤四娘找你何事?”

“河内夫人将为四娘择婚,故而告之。”无忌说罢转身,清冷的声音不带一丝情绪,以其不以为意,云阿未加劝慰,抬眸望去,日薄山顶,遂也回屋。

天暗惊鸟归,茂林中,两位少年攀树而立。

“幸得庞兄传信,我等乃得返山。大恩不言谢,他日若有用处,必效犬马之劳也。”

“昔平齐,赵王为大父出言,庞氏乃得幸免。故大父尝诫家君: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宇文郎无须客气。”

二人一时感慨,“有人来也!某先行告辞。”

“宇文郎好走。”

枝叶窸窣,是二人先后纵身跳下。

“庞兄!”

庞卿恽慢行下山,闻声转首,佯作惊讶:“李二郎。”

世民快步上前:“庞兄此来,有何贵干?”

“某访友至此,正欲返家。”

“当真巧合!我家别墅在此。”世民请道,“天色将暗,山路难行,兄若不赶路,不妨客居我家。”

庞卿恽盛情难却,再望天色,因笑:“恭敬不如从命。”

次日早膳,窦氏问庞卿恽:“齐仓部郎中庞苍鹰与尔同宗乎?”

庞卿恽停箸答道:“正是高祖。”

秀宁等人皆望之。窦氏满意一笑:“苍鹰公厚待宾旅,交游豪侠。齐神武帝高欢微时,曾客其舍,其时庐上赤气属天,苍鹰公知其有天命,割半宅奉之。及高欢继位,以为兼行台、仓部郎中。”

“是也。”

“庞郎现居何处?”

“前年进博士弟子,故居大兴。”

世民笑道:“高治礼郎北齐之后,亦任太常寺。”

“是也。因祖辈仕齐,高庞两家也算世交,只因常年居外,如今来往不常。”

窦氏颔首而笑:“庞郎气禀英灵,年轻有为,必当济美家风也!能与相交,二郎何幸。”

庞卿恽笑道:“夫人谬赞!以某观来,李二郎武艺超群,他日必当大材,能与相交,卿恽三生有幸!”

“纵有才干,亦须贤友互携,如苍鹰公与神武帝者。”窦氏举觞,笑道,“此杯庆二郎喜获贤友,庞郎有请!”

“夫人请。”

午后暑气渐升,窗外鸣蝉此起彼伏,宣告着仲夏的来临。云阿悠闲坐席,手执蜜饮慢品,目光却在打量看帖的观音婢。见她阅毕,乃问:“谁人来帖?”

观音婢道:“闻喜县君、平原郡夫人来致端午礼。”说着代母回帖,交予婢女,“阿茉,遣人各送扇、夏衣、角黍、长命缕至二府。”

“然有三帖。”云阿指案疑道。

“鲜于夫人之帖也,”观音婢道,“我不知如何措辞。”

云阿叹道:“我劝说几次,小孃无动于衷。”

观音婢笑道:“阿娘虔心佛法,不问内外事,必然不为所动。”

云阿思来想去,笑道:“我有一计。观音婢仿我娘书,云我私出家门,不知何往,阿婆以贼作恶,忧急如焚,若我来此,速令回返。小孃知晓原委,必携我回家。”见观音婢为难,又道,“汝岂长居佛门乎?”

观音婢双唇紧闭,良久乃道:“我试之,至于阿娘信否,非我能料。”


页面连接:http://www.vvnwrcr.com/txt_0_1l94j/lld9s9lv.html

笔趣阁5200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封神小说网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